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(天津卷)

发表时间:2023-06-05 10:42作者:66来源:晨纳教育

1. 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,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

A.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,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

B.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(司)母戊鼎,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

C. 汉代烧制出“明如镜、声如磬”的瓷器,其主要原料为黏土

D.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,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

【答案】A

【解析】

【分析】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,进行判断时,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,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。

【详解】A.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,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,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。酒中含有酒精,醋中含有醋酸,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,选项A不合理;

B.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()母戊鼎属于青铜器,青铜是铜锡合金,选项B合理;

C.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,选项C合理;

D.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,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,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,所以属于萃取操作,选项D合理。

【点睛】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,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,例如: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。实际应用中,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,即: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,例如:用烈酒浸泡某些药材。本题的选项D就是一种固液萃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