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动力哪里来?

发表时间:2023-03-03 15:38作者:晨纳教育来源:晨纳教育

去年疫情期间,北师大针对全国居家上网课的学生和家长做了一个关于学习的调研。原以为大家最焦虑的问题是老师们是否可以做好线上授课,授课的效果如何。但是研究的结果确是多数的孩子在家学习不积极,没动力,才是**的焦虑。  


其实,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一直存在。只不过,过去有老师的控制,有教室的约束,这个问题被掩盖起来。今年因为疫情和远程教学,学习的自主权**次到了学生手上,动力不足的问题一下子就突显了出来。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解释,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缺少有效的激励。解决办法就是通过点赞、小红花、晒作品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。但从心理学角度看认这种说法是简单的外部归因。有一个内在要素其实被长期忽略了,那就是学习任务设计,也就是把一次次的学习设计成任务,靠任务来激发动力。


为什么设计了学习任务,孩子就会充满动力?


让孩子从老师要我学,家长要我学,变成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要学。

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明白学习的意义,拥有学习的能力,是我们应该花真功夫的慢问题。

认知科学规律告诉我们,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,会在心里确认三个问题:

一是我喜不喜欢这件事——兴趣;

二是这件事对我重要不重要——意义;

三是这件事我能不能做好——能力。


以自己为例,孩子曾问:妈妈,为什么你一直在学习啊?

我自己会主动学习特别符合以上三点:是因为自己认识到了学习意义、对学习有兴趣、有独立学习的能力。在陪伴孩子学习时,我应该把小目标融入到培养学习兴趣、帮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意义、让孩子具备独立学习能力这些长远目标中去。

最近几年,国外涌现出各种各样新型的教学流派,像美国的PBL(项目式学习)、STEM(科学/技术/工程/数学)等等。看起来眼花缭乱,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结论,它们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学习任务设计。


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学习任务?

分享一个案例,2020年北京未来城学校完全采用学习任务设计来改变传统教学,彻底了告别了分科教学。它们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学习任务是这样设计的 ——请给附近的动物园园长写一封信,希望增加一种动物园里没有的动物,并让园长相信,引进这种动物后,游客会大量增加。

为了完成这个任务,孩子们要调研动物园已有的动物品种,要了解新动物是否适宜北京的生存环境,要讨论怎么才能说服园长引进这个品种,要用证据证明引进这个品种能增加游客,等等。解决了这些挑战,那动物的生活习性、书信的格式、成本核算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不是也都掌握了?原本要通过语文、数学、科学、社会等课程实现的教学目标是不是也都达到了?经历了大家辛苦的调研和学习,最终动物园园长被说服了,引进了新品种。这种来自真实世界的反馈,让学生们太有意义感了。


从他们实践中,受到启发,提炼出了设计学习任务的六条黄金法则。

法则一: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半径开始。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用已有的经验。

法则二:具有适度的挑战性。从而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,始终跃跃欲试。

法则三: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解决方案。最终攻克一个具体问题,获得成就感。

法则四:创造各种各样合作的可能性。让孩子在协同他人、连接资源、人际互动中适应不确定性。

法则五:学习成果作品化。通过公开展示,从他人的评论和反馈中看见不一样的自己。

法则六:高度承载学习目标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悄无声息地达成预期的知识、能力标准。

按照这六个法则设计学习任务,就能够实现闭环。长期在这样学习任务的培养下,就能够回到教育的本质:唤醒自己,发现自己,进而成为自己。


家长们怎么操作

举个例子:孩子很喜欢恐龙,和孩子一起设计一个恐龙游戏,将识字、和简单的数学融入其中。

1、比如,恐龙对战,可以融入数学和识字。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,学以致用更能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意义。

2、我需要思考孩子的数学可以用到哪些地方,解决哪个生活中的具体问题。

3、识字可以让孩子出门知道怎样坐车、认识食物的名字,这些已经开始在试用。独立学习的能力,经常询问孩子,最近遇到什么问题,学哪些知识可以解决,你需要我提供什么支持。

教育家杜威说: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式教今天的学生,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明天。


不得不告诉你关于阅读的五大真相


扎心!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阅读真相,建议收藏!

你以为你每天听书10分钟,听别人讲解的浓缩知识点,一天一本书,一年就听300多本书,这种便是最简洁新颖、浓缩精华方式看似站在巨人肩膀上轻松高效,实则处于被动学习的最浅层。那么什么才是高绩效的阅读呢?

1、自己读书,不回顾,不思考,只满足于输入的过程,学习的知识留存率很低。一句话:低水平勤奋,投入越多损失越大。

2、自己读书+摘抄金句,初步的知识提炼,自己只是做了知识的搬运工而已。

3、自己读书+思维导图,知识陈述性的罗列,属于主动学习,与高级别的知识转换还欠缺

4、自己读书+践行操练,实践从知道到做到。

5、自己读书+践行操练+输出教授 知识转换性的创造,当你必须动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新知识,你就能够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。

所以大多数人只完成了知识的输入,获取知识,却忽略缝接知识这一步,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。

综合以上5点阅读真相,逼自己获得高质量的知识及深度缝接新知识,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,是为深度学习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