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来会提问这么重要!

发表时间:2023-03-03 21:35作者:晨纳教育来源:晨纳教育

小时候写作业难,长大了辅导孩子写作业更难。在孩子“坐下三分钟,提问三小时”的攻势下,估计再有耐心的家长都会变得暴躁。注意!家长们这时候一定要忍住,忍住,再忍住,因为也许某个不经意的举动,就会让孩子爱提问的好习惯“消失”。


爱提问的孩子有哪些优势?


1.经常提问的孩子,学习更专心。

每当孩子问你一些问题时,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己想要知道的内容上,两眼瞪大,充满求知欲。在听讲解的过程中,孩子也会因为是自己提的问题,而格外用心地去听。


2.经常提问的孩子,学习质量更高。

孩子爱提问意味着对学习抱有强烈的好奇心,而好奇心是认知内驱力的重要基础。所以,提问这个行为本身就可以产生出一种推动学习、加深理解的内在动力。


孩子整天问这问那,虽然知道孩子爱提问是好事儿,应该好好鼓励、好好回答,但有时候是真没精力啊。

“为什么水会流?”

“为什么鸟儿会飞?”

“为什么花有这么多颜色?”......

这些看过去就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,就算我们用比较高深的学术知识去回答也只会引来更多的为什么。这时候会不会有家长和阿晨一样有很多疑惑,孩子为什么不能是一个成熟的孩子?自己学会思考?


让孩子凭空提出高阶问题,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在这里,我们介绍三种简单实用的提问方法,让孩子学会高质量提问:


1、“为什么?” “怎么做?”

这是一种聚合性思维的提问模式,也就是围绕着两个关键词“为什么”和“怎么做”,引导孩子问自己、问别人,或去资料阅读中找答案。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导孩子从多种形态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联系,然后聚合成一个标准答案。

# 举例

为什么雨、冰、雾都是水?

为什么它们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?

它们是怎么样相互转化的?


2、“如果......那么......”

这是从发散性思维模式出发的一种假设性提问,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讲的“如果这样,又会怎么样”。与刚才提到的聚合性思维正好相反,这种提问模式是从一个原点出发,开放式地去畅想答案,然后让孩子把自己的假设说出来。这么做有利于引导孩子练习发散性思维,帮助孩子找到更灵活、更具开创性的解决方案,而不是死记书本上的知识。

# 举例

如果妈妈给我倒的热水会冒水蒸气,那么我猜太阳也可以把海水晒热,然后冒出水蒸气,对吗?


3、“你怎么想?”

这是一种带有判断性思维的提问方式,也是我们当前教育最缺乏的一个环节。如果孩子经常这样提问自己和他人,那就是在用批判性思维来考虑问题,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。在学习中,这样的思维模式和提问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想法,写出自己的创意。

# 举例

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

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补充想法?


训练孩子高质量提问,不仅是在开阔他们的思维模式,让大脑展开更深的思考活动,同时也能够帮助孩子锻炼表达和聆听的能力。


文章分类: 学习能力
分享到: